走进基层 首页/ 走进基层/

数字检察 同行亲测!民事审违模型凭啥圈粉?线索准、成案快,实用度高

时间:2025-09-04

来源:穆棱市人民检察院

录入:董子锋

审核:李楠

【字体:  

民事审违模型上线仅一周

便在多地检察系统引发热烈反响

收获同仁们的大量点赞

在民事检察工作的实践中,案源匮乏、筛查效率不高等问题,曾是制约工作质效提升的难点。而黑龙江省穆棱市人民检察院研发的未及时缴费类按照撤回起诉处理裁定错误法律监督模型,却在上线短短一周内,引发了各地检察同仁的广泛关注与好评,为破解民事检察工作难题提供了全新思路。

穆棱市人民检察院最新上架的该模型直击上述问题,利用裁判文书公开数据,通过模型算子运算,精准发现线索,且无需线下调查,可直接成案。该院已下载并整理全国裁判文书数据三百余万条,通过模型运算,发现民事审违监督线索十万余条,成案线索覆盖全国90%以上地区。

“没想到法院这类案件这么多”“这个模型太好用了”“大数据就是牛”…… 这些来自一线检察人员的真实反馈,道出了该模型的实用价值。从祖国最北的黑龙江漠河到最南的海南陵水,跨越数千公里的地域差异,该模型在各地的应用中均展现出强大的适配性,充分印证了其普遍适用性。无论是寒冷的北方还是温暖的南方,无论是经济发达地区还是欠发达地区,模型都能精准对接当地的检察工作需求,为不同地域的办案人员提供有力支持。

这一模型的成功,源于其三大核心优势。首先是数据公开,模型依托裁判文书网的海量数据资源,打破了信息壁垒,让办案人员能够便捷获取所需数据;其次是规则简单,通俗易懂的操作规则降低了使用门槛,即使是不熟悉复杂技术的检察人员,也能快速上手应用;最重要的是精准筛查线索的能力,通过大数据算法的智能分析,模型能够从海量案件中精准识别出未及时缴费类按撤回起诉处理的错误裁定,大大减少了人工筛查的工作量,让办案人员从繁琐的事务性工作中解脱出来,将更多精力投入到案件的深度办理中。

对于基层检察院而言,案源匮乏一直是困扰民事检察工作开展的 “老大难” 问题。该模型的出现,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新的路径。通过精准筛查,大量以往可能被遗漏的监督线索被挖掘出来,不仅充实了案源,更提升了监督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同时,模型的应用大幅缩短了线索筛查时间,显著提升了办案效率,让民事检察监督更加及时、精准。

从更深层次来看,该模型的成功上架与广泛应用,是科技与检察工作深度融合的生动实践。它不仅是技术层面的创新,更推动了民事检察工作理念、方式、机制的变革,为民事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的新动能。未来,随着数字检察建设的不断推进,相信会有更多类似的创新成果涌现,为新时代检察工作的发展插上科技的翅膀,让公平正义以更高效、更便捷的方式惠及人民群众。

如有数据需求和模型应用问题,可联系该院工作人员,电话:18346337890(业务)、15246393524(技术)。

牡丹江市人民检察院 邮编:157000
黑ICP备05000574号 牡丹江市人民检察院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