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检重点推广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穆棱市人民检察院这个模型!
时间:2025-03-12
来源:穆棱市人民检察院
录入:董子锋
审核:李楠
为深入贯彻落实数字检察战略,近日最高人民检察院民事检察厅联合数字检察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认真评估、严格审核,确定了12个紧密切合民事检察工作实际、效果突出的民事检察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并要求各地认真组织学习,结合本地实际加大推广应用力度。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穆棱市人民检察院研发构建的“终结本次执行程序被执行人领取养老金监督模型”被最高检重点推广。这个模型为何能从众多模型中脱颖而出呢?
一份六年未得到执行的民事调解书
2017年5月,因债务纠纷,李某将王某起诉至法院,法院调解结案。结案后,王某不履行调解书确定的给付义务,李某向法院申请执行。然而,多年来,王某名下始终无可供执行的财产,法院对该案终结本次执行程序。2024年初,李某向穆棱市检察院申请执行监督。
一份隐藏收入线索的交易流水
承办检察官通过调取被执行人王某的银行流水发现,每月20日都有4000余元打入其银行卡,钱款到账第二天便被提现,结合王某年龄情况,检察官推测这笔收入可能为王某的养老金。检察官随后到社保中心核实情况,查明在该案被法院裁定终结本次执行程序后,王某办理了退休手续,但未向法院报告有退休收入,其已领取养老金10个月之久。
一份让债权得以继续实现的检察建议
根据上述查明的事实,穆棱市检察院依法向该市法院制发检察建议,建议法院对该案恢复执行,并对被执行人拒绝报告财产的行为给予司法惩戒。法院采纳了检察建议,每月对王某养老金中超出本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部分予以冻结并扣划给李某。
一个助力查控财产线索的数字模型
一边欠钱不还,一边隐瞒收入,这会是个案吗?办结上述案件后,该院运用“个案办理—类案监督—系统治理”的大数据法律监督思维,研发构建了终结本次执行程序被执行人领取养老金法律监督模型。通过对终结本次执行程序的被执行人信息与从社会保险事业中心调取的养老金拨付情况进行碰撞比对,能够迅速筛查出终结本次执行程序案件被执行人是否享有养老金收入,弥补了法院网络财产查控系统未涵盖养老金查询的漏洞,有效维护了申请执行人的诉讼利益,为助力人民法院解决执行难提供了“检察方案”。
该模型自2024年7月上架全国检察机关模型平台,是该平台唯一一个监督点为终本被执行人领取养老金的模型,已被全国70余家检察院应用成案,法律监督效果明显。2024年以来,穆棱市人民检察院深入实施数字检察战略,扎实推进龙江数字检察“1334”工作机制,充分发挥数字赋能监督作用,在全国检察机关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推广活动中取得全国第2的优异成绩。
下一步,穆棱市人民检察院将深化落实数字检察战略,依托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管理平台,常态化开展模型研发、推广与应用工作,积极探索模型应用场景体系化建设和人工智能赋能法律监督的实现路径,努力实现以数字检察提档升级推动检察工作提档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