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察动态 首页/ 检察动态/

牡丹江市检察机关“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时间:2019-10-14

来源:牡丹江市人民检察院

作者:牡丹江市人民检察院

录入:郑洋

审核:彭继权

【字体:  
    有这样一位政工干部,很多人说他是一个带“活”的人,到哪个岗位,哪个岗位的活就多。他最爱说的一句话是“好的、没问题、马上办”。43岁的年龄,23年的检龄,他的名下市这样一串记录:被最高检评委全国最美检察官黑龙江唯一提名奖、全省政法系统先进个人、全省检察系统调研工作先进典型、文化先进个人、牡丹江好人。2次被评为全国检察宣传工作先进个人,多次被评为检察日报和黑龙江法省制报、经济报优秀通讯员,荣记个人三等功4次、嘉奖7次。
 
 
坚守初心  勇担使命
做一名新时期优秀的检察政工人
 
报告人:牡丹江市检察院宣传教育部主任
彭继权
 
 
 
 
    能够成为一名牡丹江市人民检察院的政工干部,感到十分幸运和自豪。因为在这个集体中,有领导的亲切关怀和指导,有同志们的支持和帮助,更有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氛围,让我乐此不疲,快乐工作。
 
 
忠于职守,敢于担当,做新时期优秀的检察政工人
 
    谈到初心,我记得23年前到检察院上班的第一天,父亲就叮嘱我说:“要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这句话我一直铭记在心。2001年入党谈话时问我为什么入党?我答道“不为名不为利,把自己的一切交给党安排,听从党的指挥,坚定信心跟党走!”这些年来,我一直履行着我的承诺,时刻把党和人民的检察事业摆在心中最高位置,旗帜鲜明讲政治,以党和人民的要求为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饱满的工作热情,求实务实,不打折扣地完成好每一项工作。
 
    说到使命,我到市院政治处宣传科后,发现随着新时期检察工作飞速发展,原有宣传工作模式已满足不了当前检察工作的需求,通过调研发现两级院不同程度地存在宣传意识不强、投稿量不多、稿件质量不高、硬件设备老化、宣传人员短缺、新媒体发展滞后的问题,严重地制约了宣传工作。如何突破这个瓶颈,解决这个难题,面对困难和问题,我坚持迎难而上,不等不靠,紧紧围绕院党组提出的争创“两个一流”工作目标、实施“六检”发展战略和推进“四化”建设重点任务,结合工作实际,确定了“一年打基础、两年强队伍、三年镭战鼓”的宣传工作目标,以建设新媒体影视文化中心的宣传阵地为载体,制定了“弘扬法治精神,讲好检察故事,搭建沟通平台,展示牡检形象。严格规范培训,注重实战演练,加强能力建设,提升整体水平”工作措施,全力打造新时期牡丹江检察宣教队伍。
 
 
求真务实,甘于奉献,做新时期优秀的检察政工人
 
    为提升大家宣传意识,我一个部门一个部门的走,一个院一个院地沟通,让大家更多地了解检察宣传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与部门负责人和基层院负责宣传的同志交流后,得到大家的鼎立支持,各基层院党组也高度重视宣传工作,分别配齐配强宣传人员和设备,市院机关和基层院主动写稿投稿的干警多了,在媒体发表数量也多了,两级院干警的宣传意识明显提升。
 
    为解决发稿难的问题,我多次与检察日报记者站、新华社、人民法治网、民主与法治等16家媒体有关人员沟通联系,为两级院搭建平台,畅通宣传渠道,形成宣传合力。邀请央视《天网》栏目组和中央政法委《长安》记者来牡丹江检察院采访报道。两次代表全省检察系统做为首发阵容,与最高检共同开展“一带一路”、“走进一线检察官”微博直播活动,总阅读量达2.6亿次,提高了牡丹江检察机关的影响力。
 
    为解决稿件质量不高、宣传人员少的问题,在全市检察机关组建104人的检察宣传骨干(网评员)队伍,采取“实战+互评+点评”的实训方式,强化实战素能,帮助大家选题、修改、发稿,提升稿件质量,调动大家积极性。有1篇作品获得中国检察好故事征文优秀作品奖,有20名网评员发表的评论被中政委和高检院转发。
 
    为提高宣传的时效性,凡院内重大活动,我们宣教部全体人员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做到当日编辑当日发布,大力宣传牡丹江检察好人物、好事迹、好做法、好经验。通过大家共同努力,目前已形成了发布信息、立体传播、精准覆盖、高效回应、有力引导的宣传格局,做到了电视有影、广播有声、报纸有名、网站有景的效果,叫响了牡丹江检察品牌。2017年以来,两级院共在市级以上媒体发稿1072篇,两微一端发布信息22221条,龙剑网发布1505条,发稿率、采用率和省院转发率创历史新高。
 
    政治部宣教部同时担负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意识形态、教育培训、文化育检和各项专题活动的宣传工作,由于工作要求高、时间紧、任务重、项目多、内容杂,为避免顾此失彼或工作落项问题的发生,年初我们结合实际,共同研究制定宣传教育工作任务推进表,把全年100余项需要完成的工作详细列出,任务分解到人和具体时间,逐项抓落实。
 
    做为一名政工人员、一名部门负责人,培养年轻干部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为了让他们快速成长起来,给年轻干警创造更多工作和学习的机会,我经常与大家一起加班到深夜,和大家一起写稿、改稿、编辑、照相、录像,做好“传帮带”。2017年以来,我们加班餐尝遍了单位附近所有的外卖。在政治部主任和副主任的带领下和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政治部这个大家庭队伍团结友爱、互帮互助,工作热情高涨,两级院宣传队伍工作质量和干部素质明显提升:2018年西安区被评为全国检察宣传工作先进单位,全市有2名干警获全国检察宣传先进个人称号,1名干警取得无人机驾驶资格,3名干警能独立使用新媒体软件编辑专题片。
 
    长时间面对电脑,我的双眼近视已接近1000度。摘掉眼镜根本看不清东西,眼药水从不离身。十年前,在医院检查时医生就明确告诉我:“你长期用眼过度,玻璃体混浊,白内障前期,视网膜周围软组织已经损坏,像糟烂的抹布一样,如果再长时间用眼,不注意休息,容易造成视网膜脱落,导致失明。”这些年来,为了完成工作任务,眼睛发胀、发涩,疼痛时,我就滴点眼药水,继续工作。这些年已经用了上百瓶眼药水。由于视力原因,有两次深夜加完班开车回家途中,险些发生交通事故。
 
 
规范严谨,勇于创新,做新时期优秀的检察政工人
 
    面对困难与问题,创新思维模式,想办法解决问题,把工作做实、做细、做到位。为规范宣传、教育、新媒体和意识形态工作,经过调研实践,向院党组上报并通过了《加强和改进意识形态工作实施意见》《新闻发布会实施办法》《新媒体宣传实施办法》等10余项相关制度,使宣教工作进一步规范化。
 
    为妥善处置涉检网络舆情,与公安局网监部门形成联席机制,搭借公安机关强大网络监测平台,对涉检舆情进行全方位监测。出台《涉检网络舆情应对和依法处置实施办法》《涉检网络舆情监测值班暂行办法》,做好舆情24小时监测和线上、线下处理工作,成功处置6起涉检网络舆情。
 
    去年年末,院党组将建设新媒体影视文化中心的重要任务交给我,面对如此艰巨的任务,我感到巨大的责任和压力。在一没有专业人员、二没有专业设备、三没有经验的情况下,本着统筹兼顾、实用高效的原则,我就自己研究,上网查资料、找高检院影视中心和省院咨询,就这样一点一点的形成了新媒体工作室的初步方案。在建设过程中遇到核心技术问题时,我又找到远在深圳一家传媒公司从事新媒体创作的朋友,请他帮忙。令我感动的是,今年3月份,他辞去在深圳的工作,回到牡丹江无偿地帮我院创建新媒体工作室,并赠送全套编辑软件,为院内节省工程设计、软件和培训费用17万元。经过大家共同努力,今年4月份,我院率先在全省检察系统成立首家检察媒体影视文化中心,推出了《要闻综述》《检察官访谈》两档新闻、普法类视频节目,已录制4期,制作6条视频和快闪短片,其中1条新媒体作品入选全国第四届检察新媒体创意大赛。
 
 
    独木难成林。工作中我所取得的每一点成绩和荣誉都离不开领导和同志们的关心、支持与帮助,成绩是属于大家的、集体的,我只是做了我该做的一点工作。今后,我会继续坚守初心、勇担使命,砥砺前行,为我院实现“打造一流检察院、创建一流业绩”的工作目标而努力奋斗!

牡丹江市人民检察院 邮编:157000
黑ICP备05000574号 牡丹江市人民检察院版权所有